长安气质我叫黄良,这是我的名片

2022/8/17 来源:不详

黄良

籍贯:

西安市长安区

家里的位置:

距城区13公里,何子路,子午大道过境。

家庭成员:

面积19.3平方千米,人口1.84万人。辖1个社区居委会,原有21行政村,撤并调整保留11个行政村:东湖村、西湖村、立邵村、葛邵村、古城村、黄良新村、石佛寺村、仁村、新联村、北良村、堀拓村。

这是我的自拍照

这是我的艺术照

自我介绍

黄良街道地处西安南郊,见子河畔,地势平坦、土壤肥沃,古代交通要道——子午道穿其而过。

提起黄良的名字,还有一个古老故事。黄良南靠终南山,北临滈河、潏河,是个奇花异草、古木参天、溪水潺潺的好地方。加上离皇都地近,自古被皇家辟为狩猎、避暑的“上林苑”。相传汉朝时,由于宫廷矛盾,小皇子失踪。京城内遍寻多日,不得。老皇帝心急如焚,一宫女冒生命危险,独自往城南河湖密林深处搜寻。一日,忽闻远处似有孩子说话音,循声寻去,果见小皇子与一小龙子在河中戏水。老皇帝闻报,急随卫队飞骑赶到,与小皇子河边相见。老皇帝遂与卫队、侍从及皇亲国戚在岸边扎下行宫,游历狩猎多日,以庆祝小皇子由龙子护佑,失而复得。一日,老皇帝见此处黍、粟、麦、豆个个颗大粒圆,饭食香甜可口,甚是欣慰,问当地老乡,此处地名、河名。老乡回说,本地方并无官名,只因此河在东面,故称东河;此镇在杜县之南,故称杜南。老皇帝遂赐此河名见子河,以彰与小皇子河边相见故事;赐此镇名皇粮镇,以显此地粟米优良,并传旨此地赋税粟米专供皇室享用,建皇粮仓。见子河名一直沿用至今。皇粮镇名在清朝雍正年间改名黄良镇,沿用至今。黄良镇北街有元君庙,庙中石碑碑文仍沿用皇粮镇地名。

我的颜值和底蕴

长安县前身称杜县。《史记·秦本记》载:“(秦)武公十一年(公元前年),初(设)县杜、郑。”黄良镇在杜县南部,故称杜南。《天下郡国利病书·陕西備錄》载:“杜县与五代(周、秦、汉、隋、唐)都城紧相并附,故古事著迹此地者多也。语谓「城南韦、杜,去天五尺」,以其迫近帝都也。今循杜县地望,从西及东,以次言之,庶其有伦也。县境西抵户县,东抵蓝田,故(汉)宣帝微时上下诸陵,尤爱户杜之间,杜即杜县也……。杜县之北,即汉都城之覆盎门矣。故此门亦名杜门。杜门,即青门也,在汉都城为东面南来第一门……。”

黄良靠终南山,地处广袤的关中平原,西距周沣镐城35里,北距汉长安城之杜门45里,唐长安城明德门30里,明长安城永宁门(南门)40里,是我国古代南北交通要道——子午道(亦称蚀中道、子午谷)上的重要物资集散地。

黄良之所以成为古代汉中、巴、蜀至京师要道,与其地理位置密切相关。古子午道(谷)出终南山(秦岭)谷口(今子午峪口),古称“子口”,在黄良街道正南十二里;南端直至汉中石泉县,古称“午口”,凡六百六十里,而京师均在在黄良街道正北;出子午道货物运达京师,黄良街道乃必经之地,且黄良至京师距离,仅数十里,为一日行程,便于商贾往返;黄良正街为南北走向,子午道从街道正街穿过,方便货物展示、交易。古子午道悬崖绝壁,栈道桥梁无数,货物全靠人力肩挑背扛。及至黄良镇转运京师,途经神禾塬、少陵塬之西部尾端,地势平坦,驿道通直,避塬川之阻隔,利车马之运载。黄良成古子午道上货物转运、储存、交易之重街道,实属必然。

黄良街道共有7家注册花卉企业。其中,以秦岭花世界、西北花卉市场、山水云天为龙头带动周边各村花卉市场的发展。秦岭花世界每年接待参观旅游人数过百万;西北花卉市场各种鲜花品种齐全;山水云天长期举办花卉展出,集中凸显了黄良花卉街道的特色。

以特色产业带动经济发展、以历史典迹书写文化传承,秋月风高、花田竟赏、古道循循、“黄粮”阵阵······

....

这就是我的名片,请记住我,我的名字叫:黄良!

欢迎大家前来,也请收藏好黄良的名片,传递下去,让更多的人了解这块美丽的地方。

内容来源:长安旅游

编辑:水云间

审核:长安君

转载请注明:
http://www.3g-city.net/gjyby/1280.html
  • 上一篇文章:

  • 下一篇文章:
    • 没有热点文章
    • 没有推荐文章
  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

    温馨提示: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
    版权所有2014-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-6
    今天是: